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阻断剂阿米洛利(amiloride)对大鼠脑缺血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a、milorideⅠ组和amilorideⅡ组,每组8只。分别于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时间点取冰冻脑片一张进行组织细胞HE染色,其余脑组织制作匀浆,采用生化试剂测定其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I/R模型组MPO和NO的含量均高于amilorideⅠ组和amilorideⅡ组(P<0.05),amilorideⅠ组高于amilorideⅡ组(P<0.05)。结论:ASICs通道阻断剂amiloride通过抑制脑缺血氧化应激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为amiloride阻断ASICs通道而抑制Ca2 超载。amiloride药理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建立C6/Wistar胶质瘤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研究^125IUdR介导俄歇电子释放对大鼠G6胶质瘤DNA靶点放疗后的肿瘤细胞凋亡。方法 建立C6/Wistar胶质瘤大鼠模型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指标。结果 实验组肿瘤细胞的S期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G2+M期的细胞也随之减少,肿瘤细胞大量停滞在G0/G1期。实验组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凋亡指数则显著增加(P〈0.001)。结论 ^125IUdR通过电离作用导致G1期细胞增殖阻滞及DNA断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方法及生物学特征,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及利用其实验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儿童骨髓离心初步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在α-MEM培养基中进行无分化培养12代进一步纯化扩增,加入预诱导液、诱导液进行定向诱导分化,逐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神经丝蛋白β-tublin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定性检测,观察其表达情况;并采用RT-PCR技术对不同时段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 B(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B,Trk B)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用上述两种技术手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验证和初步探索BSMCs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组织样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骨髓间质干细胞经过7d体外诱导,大约有35%的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形态逐步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神经样的细胞,在诱导后30min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stin抗原、7d时分别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β-tublinⅢ抗原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抗原。RT-PCR检测结果也表明,被诱导后5.5h在mRNA水平表达nestin,在6d时消失;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B mRNA在诱导5.5h、6d时均表达。结论经离心及12代传代初步分离纯化的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合适的诱导剂作用下体外可定向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或探索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提供基础和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在两种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41例经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标本,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OPN mRNA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并对表达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量为(42.38±5.41)×103 copies/μg,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量为(1.26±0.14)×103 copies/μg,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OPNmRNA表达量显著性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1).结论 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OPN mRNA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差异性可能与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的预后和复发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蛋白激酶B(Akt)/IκB激酶(IKK)/NF-κB通路对利多卡因(LID)保护脑出血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低、中、高剂量LID组,联合组(高剂量LID+LY294002),假手术组,每组15只。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ELISA检测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IKK/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高[(3.58±0.25)分vs 0分、(28.73±2.83)%vs(3.54±0.16)%,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MPO、TNF-α、磷酸化IKKα/IKKα、核/质p65 NF-κB明显增高,磷酸化Akt/Akt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核/质p65 NF-κB明显高于高剂量LID组(P<0.05)。结论 LID可能通过促进Akt活化,抑制IKK/NF-κB通路,减轻出血点炎性因子释放,实现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术中肿瘤周围注射第三代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黑染淋巴结为导向进行个体化清扫。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黑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1±13.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6.9±2.5)枚;淋巴结黑染率为52.7%,黑染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阳性率(27.6%),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6);本组发生1例输入襻梗阻。结论进展期胃癌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术中淋巴显影技术为指导进行个体化清扫,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并可提高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效率,但肿瘤进展程度会影响淋巴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神经科学的研究备受世人关注,因为神经系统发育及其信息传输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可促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也可推动计算机进入真正的智能化时代。以往认为,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只有在胚胎期或出生后不久可以再生,因此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后天创伤及变性疾  相似文献   
8.
霍本辉  张维  朱涛  闫柏刚 《西部医学》2013,25(3):420-42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前后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口浓度的变化。方法10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GSH辅助治疗组(A组,n=50)和一般治疗组(B组,n=50)。于入院时和治疗3天后进行APACHE-II评分;并在入院时、治疗1天和3天后,观察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的变化。另外选择门诊体检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C组,n=50)。结果GSH辅助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在治疗3天后均明显下降,GSH辅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GSH辅助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均进行性下降,且GSH辅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GSH对SAP有辅助治疗作用。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与SA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全程参与1例化疗所致严重恶心呕吐患者的止吐治疗,实现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临床实践。结果:临床药师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辅助性止吐药物使用、解救性止吐药物选择、基础性止吐药物更换、加强性止吐药物加入几方面进行了药学实践。结论:临床药师可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与医师共同协作,实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危险因素及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rs7830和rs3918188多态性与相关性.方法 于2007-2009年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选择新疆汉族346例EH患者(EH组)和385名非EH患者(NT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SNaPshot技术检测多态性,分析新疆汉族人群EH危险因素及与eNOS基因rs7830和rs3918188相关性.结果 年龄、体质指数是新疆汉族人群EH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EH组和NT组eNOS基因rs7830位点的CC、AC和AA基因型频率(36.4%、53.5%、10.1% VS 37.7%、44.9%、17.4%)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21,P=0.008),C和A等位基因频率(63.2%、36.8% VS 60.1%、39.9%)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NT组eNOS基因rs3918188位点CC、CA和AA基因型频率(47.7%、44.8%、7.5% VS 41.3%、46.5%、12.2%)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和A等位基因频率(70.1%、29.9% VS 64.5%、35.5%)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5,P=0.024);eNOS基因rs7830和rs3918188位点构建的CC单倍型频率(34.11% VS 27.52%)分布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5,P=0.006),CC单倍型患病风险为1.363.结论 年龄、体质指数是新疆汉族人群EH发生的危险因素;eNOS基因rs3918188和rs783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EH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